2019-09-03 09:41:42來源:教師招聘網
在同學們的面試過程中可能會有所疑問:為什么結構化問題答不好?一聽就會,一答就懵。在這里小編幫助大家整理了一些常見的結構化準備技巧,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在面試準備過程中,相信很多同學們都遇到過這樣的情況,在面試內容中涉及到的結構化不知道如何準備,或者是有過了教師資格面試的經驗能夠進行簡單的答題,但是經常會出現答題有思路沒有內容或者是不知道從哪些方面進行答題的情況。甚至有些同學在審題的時候會出現審題不清晰的情況。針對以上情況,老師在這里給大家提出如下幾個建議:
第一 能夠對常見的結構化問題進行分類,知道其答題思路
首先要保證邏輯嚴謹清晰的答題思路,先要梳理好答題思路。這就需要能夠自主將不同的結構化問題進行分類,總結答題思路,比如如下的三個問題:①你為什么選擇成為一名特崗教師?②針對將“教育懲戒權”還給老師,你怎么看?③你們班里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身為班主任,你會如何做?很明顯,這三個問題的答題要點、內容各不相同,那么這三道題的答題思路分別如何呢?
第一題很明顯屬于非教育知識類的問題,在答題的時候注意“總、分、總”的答題思路方法,“總”是說明自己選擇成為一名特崗教師的直接原因。“分”是分別說明具體原因。最后的“總”是表態(tài)度。
第二題屬于非教育知識類的問題,在答題的時候可以根據“觀點、分析、結論”的思路來進行答題:首先表明自己對于這一教育事件的看法,接下來可以從“背景、原因、影響”幾個方面進行分析論述,最后針對這一事件提出自己的建議。
第三題也屬于非教育知識類的問題,在答題的時候依然可以根據“觀點、分析、結論”的思路來進行答題,但是本道題側重于如何去做,因此在表明自己的觀點基礎上,需要對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的原因進行簡單的分析,詳細說明教師的做法。
第二 多看題,積累答題語言,豐富答題要點
很多同學答題容易出現有思路沒有內容的情況,很大原因是由于不知道從哪些方面答題或者不能就答題要點進行拓展,因此就需要能夠多積累一些答題語言,以便后續(xù)答題需要。如何積累答題語言呢?可以通過多看題、多看答案的方式去積累,通過中公教師考試網可以搜集到很多的結構化題目及其答案,可以供大家參考。但是切記,看題不是背題,目的是積累語言內容和素材,并不是期望考試碰到原題答題。
第三 多練習,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都說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不管是理論知識有多么的扎實,關鍵還是要進行練習,能夠用自己的語言將自己的答題思路、答題語言組織清晰明白,就語言表達上能夠流暢自然,最終展現出較為完美的答題。
除此之外,還需要特別注意:關注教育時政類問題,因為教師結構化類的問題每年都在結合新的教育時政更新,尤其是學科教學相關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