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1-09-08 17:02:06來源:轉載
很多家長在孩子小的時候就開始學古琴,少兒學古琴有什么好處呢?從小受到良好的古琴教育,不僅能使他們提高音樂素養(yǎng)和藝術修養(yǎng),而且對孩子的文化素養(yǎng)、道德風尚、情操、性格的形成也起著潛移默化的影響。
1.提高個人修養(yǎng)與文化素質:
“琴棋書畫”歷來被視為文人雅士修身養(yǎng)性的必由之徑,撫琴吹簫、吟詩作畫、登高遠游、對酒當歌成為中國式雅致生活的生動寫照。古琴因其清、和、淡、雅的音樂品格寄寓了文人凌風傲骨、超凡脫俗的處世心態(tài),在音樂、棋術、書法、繪畫中居首位。
2.充實少兒精神生活:
音樂藝術與少兒的天性較為契合,是廣大兒童、青少年較廣泛熱愛和樂于接受的藝術門類。
少兒通過習練古琴以樂代教,寓教于樂,會進一步激發(fā)少兒的求知欲及對傳統(tǒng)文化的熱愛之情。少兒在學習國學經(jīng)典的過程中,通過習練古琴調節(jié)身心,培養(yǎng)寧靜從容的心態(tài),可謂相輔相成,相得益彰。少兒通過掌握古琴的指法和技巧后,隨著文化水平的提高,也會慢慢理解琴曲內容的。
3.開發(fā)智力,培養(yǎng)協(xié)調性:
學習古琴必須要全面動用腦的兩個部位。練習古琴的時候,右手要動,挑、勾、抹……,左手也要動,吟、綽、注……,左右手需要協(xié)調配合,眼睛要看樂譜,耳朵要聽音高,腦子里還要記樂譜背樂譜,可以說是真正的一心多用。
此時,大腦的左右兩個半球都被調動起來,左腦和右腦同時工作,既調動思維又調動動作。這是對于腦部動能的較好鍛煉和平衡,而且在這種一心多用的狀態(tài)下,無法在分心于別的事情,這對于培養(yǎng)少兒注意力的集中也大有好處。
4.鍛煉耐力和信心:
彈奏古琴需要相對熟練的技術、技巧,需要有規(guī)律的、科學的、恒久的訓練。在學習古琴的道路上一定會遇到種種問題和困難,解決和克服的過程,很好的鍛煉了少兒的毅力、耐力、信心和勇氣。所以,學習古琴對于培養(yǎng)堅強的意志、頑強進取的品質,以及踏實、嚴謹、科學的作風,都有良好的作用。
5.幫助學習:
聰明的孩子,在老師的引導下,就會找到合適自己的辦法,度過學琴的難關,因此每個學好古琴的孩子,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懂得學習方法,善于總結經(jīng)驗,理解活學活用,知道舉一反三的道理。
通過學習古琴,能使孩子掌握到更好的學習方法,同時對培養(yǎng)嚴謹而踏實的學習態(tài)度、自覺刻苦的學習能力都具有重要意義。這就是本來聰明的孩子變的更聰明的原因。
6.調節(jié)心態(tài)排解壓力:
古琴音樂具有和而雅、清而淡的特點。古琴受形制、音色、樂曲題材、內涵、結構等因素的影響,音樂風格也是傾向靜態(tài)的、簡單的、含蓄的、古淡的、陰柔的、抒情的、典雅的美。
學習古琴可讓少兒活潑好動的心靜下來,從小培養(yǎng)內在氣質,在生活方面處處展現(xiàn)出藝術的品位和價值,從心靈深處喚醒孩子的氣質和靈感,使孩子對世界對人生有更深刻的感受和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