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關于端午節(jié)作文怎么寫這個很多人還不知道,今天小編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小娃兒穿綠衣,系上一根綠絲條。味道有咸也有甜,每年端午都要吃。 同學們猜一猜這是什么東西呀?我想大家都已經猜出來了,這就是我們中國的特產粽子了!粽子可是我們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吃的好東西呀!讓我來說一說它的由來吧!
從前,有一個叫屈原的愛國詩人被別人陷害跳入江中,村民為了大魚不把屈原的尸體吃掉,就扔粽子下去給大魚吃。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人們就把這一天定為端午節(jié),并且家家戶戶都包粽子吃,一直流傳至今?,F在大家應該知道為什么端午節(jié)要包粽子了吧!
我的外婆是一個包粽子能手,她會包許多種粽子,有豬肉粽,豆沙粽,番薯粽,蜜棗粽等等一些各種各樣的粽子。每到端午或者春節(jié)的時候,她就會包好多好多好吃的粽子送給親朋好友,祝大家健康平安。今天我就要去外婆家把這門手藝學到手。
我剛來到外婆家,就看見外婆把包粽子的東西全部準備好了,有泡好的糯米,腌好的豬肉,已經煮過的粽葉。開始包粽子了外婆先拿出一張粽葉,把它折成一個三角形,在三角里放上一層白白的糯米,然后再把手抖一抖,我問外婆為什么要抖一抖呢?外婆說: 這樣能使粽子煮熟后不散開。
最后用粽繩緊緊的系上,就這樣,一只肉粽子就包好了。
我也學著開始包了,看著外婆輕輕松松地包了許多個,可是我總是笨手笨腳的怎么也包不好,不是把粽葉給包碎了,就是把米給漏出來了,好不容易包好一個,可是跟外婆包好的一比較,簡直是天差地別!外婆勸我別灰心,她說只要認真去學一定會包好的。果然,我包的越來越好,越來越快。我想我一直堅持下去一定會和外婆包的一樣好!
今天我學會了包粽子,雖然包的不怎么好,但是我相信自己會越包越好的,只要肯努力一定會成功的!
2關于端午節(jié)的作文一 每年一次的端午節(jié)今年又快到啦。端午節(jié)的前一天,家家戶戶都忙著開始包粽子。
這一天清晨,我一起床,就看見媽媽已經把香噴噴的粽子和熱乎乎的雞蛋擺在桌子上了。我趕緊隨便的洗了幾把臉,就叫爸爸一起來吃粽子。爸爸也很快的來到了桌子旁,我們一家邊吃邊談論粽子。我對爸爸說: 粽子形狀很特別,既不是方的,也不是圓的,那是什么形狀呢? 爸爸沒有回答我的話,可他隨口就給我講了端午節(jié)吃粽子的來歷。
爸爸說: 傳說吃粽子,是為了紀念古代詩人屈原的。屈原一生寫過許許多多
著名的詩篇,提出過許許多多愛國的政治主張,但是楚王不采納。
最后,楚國國土被侵占,他滿懷憂憤,跳江自盡。人們?yōu)榱藨涯钏缇此?,在每年的這一天,就把粽子和許多好吃的都投到江里,意思是不讓魚兒們去吃屈原的尸體。
爸爸說完了。我說: 屈原真是好樣的!可是媽媽,粽子是怎么包的? 媽媽說: 粽子是用翠綠,鮮嫩的蘆葦葉包著雪白的糯米和鮮紅的大棗,如果不包大棗,也可以用豆子代替。煮熟它,要一個晚上。煮熟以后,剝開變成墨綠色的蘆葦葉,就看見潔白的米團在里面,很好吃,并且吃不膩。它既是開胃美食,又是營養(yǎng)豐富的滋補品。
啊!端午節(jié)不僅讓人忘不了,還有美味可口,營養(yǎng)豐富的粽子。
3關于端午節(jié)的作文二 端午節(jié)到了,不少人家中都會有粽子。慶祝端午節(jié)不僅吃粽子,還會賽龍舟,放河燈等等。那端午節(jié)的來歷和端午節(jié)為什么要吃粽子你們知道嗎?不知道?那就讓我告訴你們吧!
下午,我到街上去問了一些公公婆婆,一些婆婆說: 端午節(jié)的來歷是紀念一個叫屈原的人,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汨羅江,死后為蛟龍所困,世人十分傷心,每于此日投五色絲粽子于水中,以驅蚊龍,以免讓蛟龍把屈原的尸體吃掉。 一些公公說: 屈原投汨羅江后,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劃船撈救,千直行至洞庭湖,終不見屈原的尸體。
那時,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匯集在岸邊的亭子旁。當人們得知是打撈賢臣屈大夫時,再次冒雨出動,爭相劃進茫茫的洞庭湖。為了寄托哀思,人們蕩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漸發(fā)展成為龍舟競賽。 看來,端午節(jié)吃粽子、賽龍舟與紀念屈原相關,有唐代文秀《端午》詩為證: 節(jié)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靶Τ彰烀欤荒芟吹弥背荚?。
我問起公公婆婆們關于一些端午節(jié)的食品和賽龍舟的時候,他們說得更起勁兒了,他們說: 端午節(jié)的食品和賽龍舟到現在已經成為人們過端午節(jié)必不可少的東西了,過端午節(jié),是中國人二千多年來的傳統(tǒng)習慣,由于地域廣大,民族眾多,加上許多故事傳說,于是不僅產生了眾多相異的節(jié)名,而且各地也有著不盡相同的習俗。
其內容主要有:女兒回娘家,掛鐘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葉符,懸掛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備牲醴,賽龍舟,比武,擊球,蕩秋千,給小孩涂雄黃,飲用雄黃酒、菖蒲酒,吃五毒餅、咸蛋、粽子和時令鮮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動漸已消失外,其余至今流傳中國各地及鄰近諸國。有些活動,如賽龍舟等,已得到新的發(fā)展,突破了時間、地域界線,成為了國際性的體育賽事。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jié),人們總會思念起屈原,在微微的月光下,訴說著對世間的美好愿望
4關于端午節(jié)的作文三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聽到這首兒歌,就讓我想起了端午節(jié)。每年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tǒng)的節(jié)日端午節(jié)。
端午節(jié)要插艾枝,懸艾虎。端午節(jié)這天一早,人們將艾枝插在門上,或用艾蒿編織成艾虎,在門楣中央或帶在身上,驅蟲避邪,以保安康。
端午節(jié)要畫門符。端午節(jié)這天,人們將蝎子、蜈蚣、毒蛇、蛤蟆、壁虎五毒形象的剪紙做門符。據說這樣做,是為了驅五毒,防瘟疫。
端午節(jié)要帶香包、系五彩絲線。香包是用棉制品和絲線繡的,包里除了裝些雄黃、蒼術外,還要裝香草配成的香料,戴在身上起驅蟲除穢的作用。五次絲線象征五色龍,系五色線能夠降服妖魔鬼怪。
端午節(jié)要吃粽子。早晨,家家吃粽子紀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夜間煮熟,早晨食用。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邊盛產的嫩蘆葦葉,也有用竹葉的,統(tǒng)稱粽葉。粽子的傳統(tǒng)形式為三角形,一般根據內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摻小豆的叫小豆粽,摻紅棗的叫棗粽;棗粽諧音為早中,所以吃棗粽的
最多,意在讀書的孩子吃了能夠早中狀元。過去讀書人參加科舉考試的當天,早晨都要吃棗粽,至今中學、大學入學考試日的早晨,家長亦要做棗粽給考生吃。
賽龍舟,是端午節(jié)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于古時楚國人因舍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劃龍舟以紀念之。借劃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
以上是整理的端午節(jié)作文怎么寫全部內容。